高端放量結構升級,積極推進新興市場
2016/10/3 | 來自:董事會秘書處轉自中投證券 孫遠峰,耿琛
中投電子觀點:
高端產品逐步放量,產品結構顯著升級。15年Q4毛利率27.46%,為12年以來最高的單季毛利率,公司秉承將功率半導體做強做精的“工匠”精神,推動公司產品線向高端領域不斷拓展,目前公司已掌握從高端事極管到第六代IGBT 等各領域的核心技術,已逐步具備向客戶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。公司在16年Q1加大了新興市場的推廣力度,已經實現銷售收入和毛利率的穩步提升,預計公司新興市場有望自16年上半年取得突破,全年業績仍有保障。
進一步加大對IGBT等高端產品研發投入,發展后勁十足。15年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6%以上,研發重點聚焦在高世代IGBT、COOLMOS以及TRENCH SBD等高尖端產品,目前已在高端功率半導體核心技術取得較大突破,新產品已經逐步投放市場,隨著公司新的產品逐漸量產,公司的發展后勁得到了有力保障。
持續加強工藝平臺建設,工藝技術轉化能力進一步增強。對工藝技術的掌控能力是功率半導體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,公司在原有技術積累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工藝優化,目前已實現 4 英寸線對 BJT、放電管、可控硅產品工藝技術平臺的整合不優化,五英寸線對平面、TRENCH 高端事極管、CMOS 工藝技術平臺的整合不優化,六英寸線對 MOSFET、IGBT 工藝技術平臺的整合與優化;公司全面的工藝技術“掌控能力”已充分體現。
積極推進第三代新材料器件的研發、制造,以實現在功率半導體領域對國際領先企業的彎道超車,力爭在“十三五”末期在國內功率半導體器件行業中率先進入國際領先企業行列,樹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。
投資要點:
公司是專注于設計+材料創新,以及特種工藝的“芯片級”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,亦是技術積累超50年的A股稀缺“自主可控”標的。公司憑借長期技術和市場積累將實現行業突破,適逢本土龍頭企業投融資熱潮,以及英飛凌等國際同業龍頭高速發展的“黃金周期”;實際控制人更替和股權激勵計劃表征內部治理告一段落,預計迎來可持續的高速發展周期。
高成長行業爆發和自主可控,綜合催生IGBT/智能模塊IPM 等高端功率半導體飛速成長。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設備對IGBT 類芯片和模塊產品需求旺盛,功率模塊成本占比高達約10%,僅本土需求即達600億元規模;歷叱上,公司曾為國家軍工行業相關建設提供堅強保障和支撐,現今,在高端武器裝備電磁化發展趨勢明顯下,國產替代實現自主可控已迫在眉睫;公司能力已達國際水平,并具備稀缺的“實際量產落地”能力,預計將依托旺盛需求,實現高附加值產品放量,盈利水平將獲得快速提升。
第三代功率器件迎巨大潛在市場,公司具備迎接新機遇的充足主客觀條件。第三代功率半導體不現有高端產品,在材料/結構/工藝/封裝等核心環節,具備明顯的傳承性,公司IDM 模式下完全能夠滿足新材料器件的發展需要,技術向上延伸水到渠成,高端產能擴容和技術升級發展預期十分強烈。
給予”強烈推薦“評級,目標價12.3 元。16-18 年凈利潤預計0.95/2.05/3.50億元,EPS 0.13/0.28/0.47元,同比增速121%/115%/71%。行業資源整合趨勢給予公司較強內生外延發展預期;軍工/新能源亟待突破,高附加值產品持續優化獲利能力;功率半導體戓略新興格局下,“大行業小公司”現狀給予足夠空間;鑒二未來業績高成長和PEG考量,已經呈現銷售收入和毛利率提升的趨勢,以及潛在突破行業估值中樞較高,給予17年44倍PE,目標價12.3元,具長期投資價值。
風險提示:本土半導體國產化替代,以及新應用領域拓展不達預期的風險。